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1章 内臣王德化、黄道周遣戍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第二书包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内臣王德化

皇帝驾临太学,参加重修工程竣工典礼。在此之前,司礼监太监王德化遵照皇命,带领群臣预先演练礼仪,这一场面堪比唐朝鱼朝恩讲解经书以及元朝李邦宁主持的释奠仪式。

九月,朝廷规定,原先监管东厂同时也负责京城卫戍的宦官,也被称为总督。十一月,朝廷下令禁止朝臣私下探听内阁机密以及过分亲近内侍。从此,等候上朝的大臣们都站在露天处,不敢进入值班室休息。十二月,皇帝下令停止宫内操练,并且明确告诫宦官不得干预朝廷外部政务,同时也再次警告朝廷官员不得与内侍有所勾结。

皇帝的一举一动,底下官员都会争相模仿效仿,比如在练习礼仪时称呼监官为总督,仿佛朝廷将将相这么重要的职位都授予了宦官。虽然皇帝试图下令禁止朝廷官员与内侍勾结,但在这样的风气之下,这样的禁令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?

黄道周遣戍

辛巳年(公元1641年)十二月,黄道周和解学龙被流放到边疆戍边。起初,在讨论黄道周的刑罚时,刑部尚书刘泽深建议将黄道周流放到瘴疠之地,但两次上奏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。刘泽深再次进言说:“黄道周的罪状,在此前的两份奏疏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,对其处罚不能再加重了,否则,就有只死罪了。涉及生死判决的问题,臣下不敢不慎。历来被判死刑的官员,要么是因为失守边疆,要么是因为贪婪残暴,还没有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处死的例子。如今如果因为黄道周的建言而对他施以极刑,黄道周并无失守边疆或贪婪残暴的行为,却背上了因进言而被杀的名声,这对黄道周来说也许是罪有应得,但并不符合皇帝包容天地的胸怀。皇帝所怀疑的不过是黄道周结党营私,结党之事确实是其他大臣的实情,但黄道周只是在奏疏中发表观点,一些官员也曾赞同他的意见,但现在群臣先是贬低他,接着排斥他,哪里谈得上什么结党呢?何必要劳烦用朝廷的严刑峻法来对付他呢?去年执行刑罚时,突然接到圣旨暂停,难道皇帝对高道周有什么深仇大恨?万一皇帝改变了主意想要宽恕他,而我已经做出了死刑判决,到时候后悔莫及,因此臣下仍然坚持原判。”皇帝最终采纳了刘泽深的意见。

在此之前,针对高道周的奏疏已被严厉驳回,形势极为紧张,那时没人知道他将面临什么命运。黄景昉联合同乡蒋德璟、王家彦拜访了谢升,请求他从中斡旋。谢升叹息道:“看来他是死定了,能拖到秋天已经是万幸。”听闻此言的人都面色苍白。在薛国观(韩城人)流毒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[剑三/all丐]大唐万象

ikoko

立于航行之舰

莎草纸与芦苇笔

圣斗士圣战史

滢烺